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0%

《把时间当作朋友》书摘记录

这是 Wonz 记录的 第 6 篇 书摘

书籍:《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版)》

作者:李笑来

cover

1、

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

成功就是能充分利用时间来获得效益最大化。

2、

当你把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相当于在他的身上倾注了你生命的一段,不管最终结果如何,反正,那个人、那件事都成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不管最后你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绝命毒师》里 Walt 说过这样一句话:你做过的事,将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3、

有些时候,有些事物,从反面描述比从正面描述更为容易。

转:营销上有这样一种技巧,面对客户,你告诉他不买你会失去什么比你买了会得到什么要有效的多。有一个消费心理:人总是更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

4、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厚积才可以薄发。在工作上也是这样,比如成长就是工作技能的积累。

5、

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

接受现实,拥有理性。

6、

写字的快乐并非来自表达,而来自这些文字所带来的改变——无论是对读者还是对自己,无论是对周遭还是对内心,都是如此。

写作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有时候自己写的文章收到陌生人的鼓励真的很感动。

7、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

时间管理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因为时间是不能被管理的。

8、

我教得最好的课程是作文。作文可讲的内容很多,但我很少在课堂上讲语法、词汇、修辞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内容学生可以自学或者很容易自学。我更喜欢讲思维方法,我认为这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想清楚了,才有可能写清楚。想不清楚,连写出来的必要都没有。讲作文课也是我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因为作文课实际上是思考课。

想上李笑来的作文课,感受一下他讲思维方式。

9、

只有学会正确地思考,才意味着真正进化成人。

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区别是拥有思考的能力。

10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面临死亡的过程才真正可怕。

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说过:我们害怕它(死亡),但我们更害怕它发生在身边的人身上。对死亡最大的恐惧,在于它与我们擦肩而过,留下我们独自一人。

11、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尽管很多知识和观念是被灌输的,但知识的持有者对“被灌输”这一事实往往毫无察觉,就算察觉,也可能拒绝承认。人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会被轻易糊弄。即使是一些“想当然”的观念,人们也倾向于认为那是“思考过后的结论”。

说到底就是人们不愿接受自己不懂的事实。

12、

一个普遍存在而又令人惊讶的例子:很多人相信没有生出儿子是女人的错——即使是在今天。中学《生物》课本里讲得很清楚:女性卵子里的性染色体是XX,而男性精子里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与卵子结合时会出现可能性相当的两种情况,即XX和XY。所以,生出来的孩子是男是女,是概率相同的随机事件,与女性没有关系。

越是教育普及少的地方这种观念越是严重。重男轻女,人们倾向于把生不出男孩归于女人没用。这种观念真的很可悲。

13、

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与时间、管理或时间管理都没有多大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一切都靠积累。深信积累的力量,时间就是你的朋友,否则,它就是你的敌人。

时间不能被管理,要靠积累。

14、

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及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思考模式)。

可以理解成就是认知。

15、

需要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心智是他的知识和经验的总和,也包括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因为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他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都会多多少少产生变化,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巩固、或调整、或否定、或重建……

认知是自己经历的积累。

16、

许多年后,我跟母亲提起这件事,她说她只是想让我过一个不无聊的暑假而已。不过她倒是清楚地记得,当父亲听说报班需要10元钱学费的时候,只说了一句话:“多学点东西总是好事儿。”

李笑来的父母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钱。

17、

质量保证了销量。

不能因为一味追求销量而忽视质量,质量才是决定销量的根本原因。

18、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有些认识,哪怕是简单的常识,也需要亲身经历后才能真正体会”。只有拥有无与伦比的打字速度,才能体会打字速度快的好处。

人们告诉你的「好」,你不一定知道真的「好」。亲身经历后才更显珍贵。

19、

当有机会学习一项技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问:“学这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在尚未学习之前,对提问者来说,答案只能是“不知道”——尽管很多书籍中都已经花费大量的篇幅去论述“为什么要学习(某项技能)”。

有时候真的觉得命运这个东西挺神奇的,你永远不知道现在的某个决定会对以后有什么影响。

20、

一方面是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戒躁,不要想着速成。真正的成功是需要沉淀的。

21、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

靠积累获取「我有的」,再换取「我想要的」。

22、

咨询工作的人都有深刻的体验:客户的常识越少,要求越高——因为不懂,所以会随便提要求。

想到了前几年网上有个很火的需求讨论:根据手机壳颜色设置 App 主题颜色。 这个需求根本不可能实现,有些 PM 提需求完全不考虑实现可行性,因为他们不懂技术。

23、

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我们至多能做到接近完美,或者更接近完美。所以,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时刻忍耐各种各样的不完美,否则事情根本无法完成。最终完成的事情,结果也常常是不完美的。缺憾必然存在。

生活本身就不完美,所以没必要追求所谓的完美而迟迟不去做它。能够尽量接近完美就已经很好了。

24、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人们习惯于不改变。

25、

事实上,“做人难”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从小时候开始就要做一些事情,而为什么要做,只有长大之后才会明白。

「做什么」是明白「为什么做」的前置引用。所以往往是在不经意的未来知道了「为什么做」的原因。

26、

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当人处于焦虑状态的时候,甚至可能出现一切理智都被清空的情况。另外,焦虑的情绪会让人觉得“必须要做点什么”,但是,在缺乏理智状态下的任何决定和行为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头脑清醒冷静的时候才适合做决定。焦虑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27、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如果这个人实际上向往的是另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无甚积累。其实,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天长日久,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中将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此时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大多数人不喜欢当前的工作而幻想有一份梦想中的工作要去实现,都是逃避工作中的挫败感。因为工作没有带来成就感,所以不愿意去积累工作经验。

28、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之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所以,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所谓“梦想”也许只是陷阱。

心怀“梦想”,一直脱离现实,减少了投入实际工作中的精力,慢慢地就会两边都没做好,工作不努力,梦想也只是幻想。

29、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接受现实,某个过去导致了现在,而现在又是未来的原因。

30、

这些年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热爱生活,关注自己,减少抱怨。

31、

怎样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核心只有一个:看它是否现实。

几乎一切愚蠢的行为都来自否定现实、逃避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可能脚踏实地,避免心浮气躁、好高骛远。

就是说要接受现实。

32、

这个世界上的资源并非平均分布在每一个人的身上,有一种数学曲线能够比较好地呈现这种分布情况,它就是正态分布曲线。

资源分配呈现正态分布。

33、

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这些都是现实的常态。

34、

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

及时记录、思考与反省,早日接受现实。

35、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貌似悖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实际工作中,比如我所在团队实行的敏捷开发,一周按五个故事点算,实际排任务其实排 3.5 - 4.5 个故事点就行了,因为总有中途插入的需求或者 bug。估算任务所需时间也是一种能力,都是靠经验累积的。

36、

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地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顺利解决这些“意外”。

意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对于任务的不熟悉才导致的。

37、

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文描述的那个貌似悖论的法则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实际就是在部分熟悉部分陌生的工作中解决问题,然后会发现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需要持续学习。

38、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给任务估时之前先判断任务熟悉还是陌生。

39、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找不到开始进入的状态,所以迟迟不开始,事情只会越拖越晚开始。

40、

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提出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是好事。要接受做对、做好不可能一帆风顺的生活常态,被嘲笑也是生活常态。

41、

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就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拒绝拖延的办法就是现在就开始做。

42、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

这是常态与现实,学会接受它。

43、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

拆分任务也是一种技能,将复杂的任务拆分成若干小任务,难度系数会降很多。

44、

一些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如微软的DOS,是单任务操作系统;为了提高效率,程序员们又开发出了多任务操作系统,如现在的Windows。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有必要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

并行比串行效率高,人脑也应该学会并行处理任务。

45、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

打断工作的一些事情只会降低并行效率。

46、

这个机制里,进程不是按其本质属性被划分为子进程,而是被处理器的时间片硬性划分为进程片。这是关键。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一个知识点:时间片轮转算法。

47、

焦虑本身没有任何好处,只能带来负面影响。

一直焦虑是没有用的,接受它并且尝试解决它。

48、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方法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开始记录时间,逐渐对时间有一定的认识与熟悉。

49、

有了目标,就可以倒推每个实施步骤,最终自然地形成计划。所有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现实可行。

制定计划应该以目标现实可行为出发点。

50、

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

短期目标易于实现,长期目标不可控因素太多。

51、

斯坦福大学的约翰·克拉姆博兹教授在他的《运气并非偶然》一书里说:“我的一生以及整个事业都在被不可预期的事件影响着。”而他的调查发现,在35岁时仍然在做自己18岁时最想做的事情的人,在整个样本群体中占的比例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52、

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不要停下脚步

53、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

想改变自己就开始行动,从做简单的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做起。

54、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不过,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紧急,标准却并不好找,因为人总会觉得每一件事都很紧急。

对事情按照重要和紧急分类确实很有用,但难点在于人们并不具有对重要和紧急的判断。

55、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把自己想象成一台计算机,只要有一次完整的任务执行经历,及时总结和整理,就能靠经验完全胜任这种重复性工作。

56、

给联系不是很频繁的工作伙伴发短信的时候,在末尾加上自己的姓名是一个并不麻烦并能省掉很多麻烦的好习惯。

想到一个平时很微小但是很能让人省事的行为:有人微信问你xxx手机号,你可以先发一条“xxx的手机号是”,再单独发手机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对方可以直接复制手机号。如果你是写在一大段消息里一起回复的,那么对方复制就不太方便。这是高情商的表现。

57、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挣扎。

不能克服恐惧就学会熟悉它。

58、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上学时有各种考试作为验收机制,但是工作之后就只有自己能设置验收机制。而且这样的验收机制必须非常严格,因为一旦不通过可能就要面临被裁员。所以在学校里犯错成本是很低的。

59、

即便考得好,也不见得能获得机会,因为考试成绩往往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这不是借口,很多时候事实确实如此)

“没有一场考试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只是在否定“一考定终身”的观点,但不是不认真准备考试的借口。

60、

第一,拒绝学习就不可能有机会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第二,由于不知道学习之后的收获是什么,也就不可能知道那收获有多好、多大;第三,既然对学习的好处无从了解,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确实是无解

61、

除了“试错”、“观察”、“阅读”之外,“思考”,准确地说,“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正确地思考才是获取知识的途径。

62、

即便我是一个所谓“没有信仰的人”,我也不会反对“信仰自由”,同时不应该、也无法强迫任何人放弃自己的信仰。

求同存异。你不能强迫别人接受你的认知。

63、

“为什么人们总是异常痛苦于不被理解,并且在那么强烈地认同‘理解万岁’之类口号的同时又常常无法理解他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自我经验的局限,而这也是经验主义局限的根源所在。摆脱自我经验局限的难度有时是无穷大的

无法理解他人是因为自身经验的局限导致的。

64、

“很多时候,人们的善良出自于软弱,而他们的残暴只不过来自于恐惧。”

转:杨奇函说过这么一句话:「维持我们节俭的,可能是我们的贫穷。维持我们检点的,可能是我们的丑陋。维持我们低调的,可能是我们的平庸。维持我们钻研的,可能是我们的笨拙。促成我们义无反顾的,可能是我们的走投无路。激发我们看淡一切的,可能是我们的一无所有。我们心无旁骛,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从容。我们刚正不阿,可能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资格被诱惑。」

65、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之上。

先要理解,检索起来才会更方便。

66、

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没有道理的过程。

直接得到一个结论很容易,但是是否正确需要自己推演来进行思考判断。

67、

为了避免麻烦而把思考推给别人是一种常见的解脱手段,由此,大多数人身上出现了大量“迷信权威”的现象,只不过程度不同。“迷信权威”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陷阱:权威的意见可能更加准确,可是,权威也好、专家也罢,滥竽充数的实在不少。为此我们不得不常常采取“求人不如求己”策略。这也展现了一个无奈的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信任成本极高的社会。

要有自己的判断,所谓的「权威」有可能只是打造的一个人设,其实是为了割粉丝韭菜。

68、

权威不是用来迷信的,权威在更多时候本应该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而且我们在某些方面需要权威的同时,自己也会尽量成为某个方面的权威,这是社会大分工的基本意义。但权威却被很多人滥用,更有甚者,在滥用权威的同时沦为权威(无论是不是真正可靠、可信的权威)的奴隶。这还是本末倒置,东施附体。

相信权威的同时要保持住自己的理智,切不可沦为权威的奴隶。

69、

首先要了解:权威不一定等于正确。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非正确属于权威。最后要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它们俩什么时候都不是一回事。

总的来说就是不能过分依赖权威。

70、

进步过程从本质上看其实就是不断地“试错”。

联想到不管是在学习还是工作上,走的很多弯路看似没什么用,甚至有点浪费时间,其实这是在试错,说不定在未来的哪天就会帮到你不走这条弯路,避免犯下很严重的过错。

71、

自证预言的运作机理颇有些令人迷惑:好事很少心想事成,坏事往往无中生有。

真实

72、

喜悦会使一个人停下行动去享受喜悦,而恐惧却恰恰相反,会引发一个人马上采取行动去避免危险。事实上,这种出于恐惧的决策几乎总是事与愿违。

恐惧情绪

73、

人类普遍拥有的一个认知偏差就是:把成功揽到自己身上,把失败归咎于别人或者坏运气。这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自利性偏差。

成功人士的经验不具有普适性。

74、

与其关注成功者,不妨反其道而行之——努力从失败者身上汲取经验。

成功可能有一定运气,但是失败肯定有必然原因。试着从反方向来思考问题。

75、

“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观察能力,而且人还会互相交流、互通有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尊重要靠长期积累获得。

76、

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了解自己,也没有人会像我们自己一样关注自己。

因此不要高估别人对自己的理解与关注。

77、

摆脱经验主义,不仅需要对道理本身的了解,还需要勇气。其实,求知的路走到一定程度后就必须依靠勇气,而非智商。

勇气是摆脱经验主义的办法。

78、

读杂书会大大提高一个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这种能力也是一种理解能力)。阅历丰富、博览群书的人,肯定拥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因为他们在遇到未知的时候,更有可能迅速地在自己已有的知识中找到可以用来类比的信息。

所以读杂书并不是表面上没用,只是不会那么明显,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79、

往往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能获得成就感才会喜欢做,否则很难坚持下去。

80、

我们不必过分害怕痛苦的原因在于,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身体的痛苦只是暂时的,心灵的创伤才是永久的。

81、

曾有人这样比喻:“如果说记忆本身是葡萄,那么回忆的过程就是发酵。每个人都有努力使自己的历史变得更加清白、更加美好的倾向,所以,人往往会不自觉地给自己的记忆进行各种形式的修补,甚至进一步的加工,然后才会觉得心满意足。”

人们倾向于喜欢美好的事物,因此记忆也大多是和美好相关的且趋于完美。

82、

大多数人一生无法摆脱由比较而产生的情绪——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和别人比较没有什么意义,比赢了也就图个虚荣感,比输了却要耿耿于怀影响心情。做自己就好。

83、

生活无法彻底回避比较,但是,无须比较就可以获得的快乐和幸福也同样很多,只不过它们常常被人们忽略。于是,无数人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求必须通过比较才能获得的快乐和幸福,而他们最终获得的,只有更多的痛苦。

不要把快乐寄托在比较中,而是应该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简单而朴素的快乐。

84、

从本质上来看,运气不过是与我完全无关的一种现实存在。换句话讲,尽管运气确实存在,但我不能相信运气,或者完整地说,我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

不要把成功归于运气,同时也不要在做计划时总想着会有一定运气能度过难关。凡事都不要考虑到运气这个不可控因素。

85、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

量力而行并不丢脸。

86、

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例如金钱、地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例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

出生决定起点,后天努力决定上限。

87、

作为整个社会的一员,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有时候,整个社会向他灌输的观念可能是错误的。道理也很简单: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感觉感知这个世界的,而“感觉”本身非常不准确,且特别容易受影响,甚至被误导。显而易见,整个社会的观念不过是绝大多数人的观念的组合,其中必然包含未矫正的、粗糙并扭曲的所谓“真实的感觉”。

社会是一面镜子,人们各种各样的观点都在这面镜子中体现,但是并不都是正确的,因为带有主观认识。

88、

嘲弄别人“弱”往往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而真的“强”是不需要证明的,需要证明的“强”其实是清楚自证的“弱”。通过嘲弄他人而获得的“强”的感觉,必然是远离“真实的自己”的

通过比较得到的结果没有什么意义,只不过是对自己的不信任,而想通过比较来获得虚荣感。

89、

很多时候,所谓“谦虚”和“低调”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优化策略。

不去炫耀会让别人觉得舒服。

90、

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100%地有效率。

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排任务也不能排太紧,要留 buffer 空间。

91、

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工作和学习上,那么他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如果一个人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享受欢乐上,那么他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每个人都不相同,有些人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上获得更多的乐趣,有些人则会在生活琐事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你不能要求别人的追求和你一样。有人只想躺平,觉得生活就应该多体验玩乐,有人则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和学习上,想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这都没什么,人各有志,不能因为自己喜欢学习就看不起喜欢玩乐的人。

92、

应该随身携带一个用于记录的工具,以便记录每次与家庭成员或亲属通电话的日期和时间——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经常联络的人。

照片与 vlog 都可以记录下珍贵的回忆。

93、

帮助优秀的人给自己带来的回报,很可能会比帮助一般的人更高。相信我,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交质量,最好将时间和精力更多地倾注在“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件事情上—— 哪怕只在某一个方面。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94、

当一个团队成功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贡献而忽略别人的存在;当一个团队失败的时候,几乎每个人都会倾向于把失败归咎于他人的过失而尽量把自己排除在外。

“自利性偏差”现象

95、

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往往没什么道理——优秀的人的理想通常被称为“抱负”,平庸的人的理想通常被称为“野心”,这其实都是一回事。

同样都是理想的意思,却因为带了主观情感而表现出褒贬。

96、

雷茵霍尔德·尼布尔在他著名的《宁静祷词》里说的话,可说是一把帮助人们摆脱这种境地的钥匙。这些内容,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曾使无数人动容:

愿上帝赐予我从容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可以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间的区别。

接受现实,并努力改变。

97、

很多人就是这样,以为自己在拼命提高效率,却暗中提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效率再高都没有什么用处。

养成良好的习惯,包括但不限于作息习惯,很多时候你以为熬夜多了一个小时学习的时间,但其实未来的健康已经在此刻被换取走了一点。

98、

男人所谓的性能力,与其心肺功能紧密相关。如果一个男人在二十五六岁的时候不管从什么渠道得知了这一点的话,那么他就应该坚持每周至少3次有氧运动。几年之后,他就会发现,在他的朋友、同事都被工作压垮了身体、了无生活乐趣的时候,他竟然可以通过积累做到一枝独秀。

原来是要做有氧运动,记下了。

99、

以我个人的体会,我非常鼓励每个年轻人能花上几年时间到国外走一走,学一学。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然后,再用五到十年时间定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为之奋斗,为之坚持,不知停歇地努力上十年二十年。有些成功靠运气,可是持续的成功却与运气无关。

同意「教育的根本其实只不过是『见多识广』」这个观点。就像高考考上 985、211、双非普通一本又或者是二本、三本,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认识的同学、老师水平不一样,见识也不一样。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环境影响认知」。我觉得环境大多时候都比努力更重要。

写在后面

最近公司裁员之后工作忙碌程度呈指数级上升了起来,晚上到家以及周末还要加班处理工作上的事情,为数不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就上下班通勤能看会这本书,从 2021 年 10 月 14 日开始看,到 2021 年 11 月 19 日耗时一个月多一点才终于看完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和李笑来在前言里说的一样,是真的枯燥。不过看完收获却是非常大的。

觉得李笑来提出的「时间不能被管理,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的观点很有意思。自己一直在学习时间管理,上学时在学,工作之后依然在学,GTD 工具用了不少,发现还是没学会时间管理。

看完全书得到的结论大概有这几点:

  1. 提升自己认知,提高思考能力
  2. 成功靠积累
  3. 接受现实,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