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怕一生碌碌无为,还说平凡难能可贵。

0%

《断舍离》读书笔记

这是 Wonz 记录的 第 12 篇 笔记

书籍:《断舍离》

作者:山下英子

s26872396

一、全书概括

1、断舍离的含义

“断”物欲,“舍”弃废物,脱“离”执念。

  • 断:断绝不必要的东西
  • 舍:舍弃家里泛滥的无用品
  •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

2、观念上的断舍离

1. 认识现状

打开所有收纳容器的盖子,展示所有看不见的东西。

2. 停止自我否定

摆脱自罚性的思维倾向,不再去否定自我。

3. 描绘家的具体构想

提前想好收纳完的家的风格。

3、杂物上的断舍离

1. 拿出杂物,俯瞰

先从少量的、小单位的着手再变成大单位量的断舍离。

2. 扔掉“怎么看都是垃圾·废品”的东西

3. 以自我·时间为判断基准,考虑自身与物品的“关联度”,再进行取舍

4. 以“必要·合适·愉快”为标准进行取舍

  • 不需要的东西:东西使用起来很便利,虽然没有坏,但是丢了也不发愁。
  • 不合适的东西:以前很重要,但是对现在的我不合适。
  • 不愉快的东西:长时间使用,但会有莫名的违和感和不快情绪。

5. 收纳在杂物最适化之后进行

  • “收拾”就是对庞大的杂物量进行压缩和收纳的作业
  • “整理·分类”+“扫除”,总称为“打扫”

断舍离收纳概念的出发点在于“如何才能不做收纳”。

4、收纳指南

1. “三分法”

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

把自己想分类的杂物按“大中小”分为三类,然后再重复三遍。小分类部分完成才正式进入“收纳”阶段。

2. “7·5·1法”

  •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7成
  •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5成
  •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占1成

让居所产生出“留白”,用于创造更加有内涵的美的空间。

3. “1 out 1 in法”

先取出一个,再放入新东西。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

要遵守“处理一个,收纳一个”的原则。一般在收拾家务时经常是“收纳一个,处理一个”,不过断舍离的out走在in前面。

先 out 再 in。

4. “one touch法”

杂物拿出放入的动作就是:

“打开门→拿出来(放回去)”把动作压缩成这两步,这样既没有了什么多余的压力,也不会觉得“太麻烦”。

5. “自立·自由·自在法”

  • 自立:在收纳杂物时要有“立”意识
  • 自由:“选择自由”
  • 自在:衣服类等无法“立式”收纳时使用的方法

5、居所整体进行断舍离的要点

【断舍离的步骤】Step1“认清现状”, Step2“选择取舍”, Step3“收纳整理”。

1. 衣柜的断舍离

  • Step1 把柜子的门全打开,拿出所有的衣服,全部摆在面前。
  • Step2 丢掉发霉的旧衣服、有裂缝划痕的破衣服等不能再穿的衣服,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衣服量。
  • Step3 衣柜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2. 壁橱的断舍离

  • Step1 完全打开壁橱,拿出所有东西,摆在面前。
  • Step2 从已经毁坏的、不能用的杂物开始处理,逐步以“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物量。
  • Step3 壁橱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3. 厨房的断舍离

  • Step1 完全打开橱柜,拿出所有东西,摆在面前。
  • Step2 从已经过期的食品、不能用的工具和碗筷开始处理,逐步以“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物量。
  • Step3 厨房橱柜和抽屉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4. 餐具柜的断舍离

  • Step1 完全打开餐具柜,拿出所有东西,摆在面前。
  • Step2 从有裂纹的、有缺口的餐具开始处理,以长期未用的餐具或待客用餐具为重点,逐步以“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物量。
  • Step3 餐具柜基本上是“看得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5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5. 冰箱的断舍离

  • Step1 完全打开冰箱,拿出所有东西,摆在面前。
  • Step2 从过期的食物开始处理,包括那些看起来一点胃口也没有的食材,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物量。
  • Step3 冰箱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6. 书架的断舍离

  • Step1 书架是全部书籍都以看得见的状态陈列的,所以,首先是多次估计藏书量。
  • Step2 压缩书籍量的唯一关键点就是看这本书对自己来说“好不好吃”。从这一点就能认清自己和书籍之间有没有互动性。
  • Step3 在“看得见的收纳空间”中物量应该大约占5成,不过书籍是个例外。只需认识到“总量限制”——书籍能全部收纳到书架上就可以。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7. 厕所的断舍离

  • Step1 全部打开厕所里的收纳箱,确认下东西的状况。
  • Step2 扔掉一些会给人造成不洁净印象的杂物,比如说那些满是灰尘的芳香剂或小装饰物、洁厕灵等,要不扔掉,要不擦干净再放回去。
  • Step3 厕所里面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压缩到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8. 玄关的断舍离

  • Step1 把鞋柜全打开,拿出包括报纸之类的所有东西。
  • Step2 从旧皮鞋、脏跑鞋、撑不开的坏伞等不能用的东西开始清理,从“必要·合适·愉快”三个维度压缩物量。
  • Step3 鞋柜是“看不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7成。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把鞋柜上面的空间当作“看得见的收纳空间”,物量不超过这片空间的1成,把家的“脸”当作艺术画廊,装点成美观的物品展示点。

9. 客厅·餐厅的断舍离

  • Step1 首先从桌子、架子等看得见的地方开始收拾。
  • Step2 先从自己的东西或者其他人不需要的东西开始清理,可以注意一下“保质期”或是“消费期限”,多次多量地清除。
  • Step3 桌子和边柜上是“看得见的收纳空间”,物量应该大约占空间的1成。比如桌子就放一束花,别的什么也不放。其他的杂物从“易取·好收·美观”三个维度收纳整理,做到使用方便。

10. 再利用的断舍离

为了真真正正地下定决心“不再买东西”,我们要下狠心,让自己真真切切地记住这种“痛苦”,不再重蹈覆辙。

二、书摘记录

1、

在我看来,演员需要根据导演和剧本的要求,进行表演形式上的再创作,完成好对应的角色。这需要演员把自己的能量、内在修养和积累,甚至是对生活和生命的热情,源源不断地、没有保留地投入进去。所以每完成一个角色,对我来说,都是自身不断地被掏空。

有持续的输入积累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没有输入就像啃老,迟早会耗光自己。

2、

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人们总是习惯思考‘有效性’,却往往忽略了作为‘有效性’前提的‘必要性’”。

有效性的前提是必要性,买东西也是如此。首先就要从是否必要的角度出发。

3、

在进行取舍时,我们应该挑选出有质量的东西,将物品压缩到能够建立和保持一定社会关系性的量即可,这样才能找回我们曾经失去的健康美丽的空间,才能从最本真的意义上珍惜事物、热爱生活,并不是随意地、不走心地囤东西、扔东西。

“舍”是有选择的舍,保证满足基本需求,就可以扔掉一些非必要的东西。

4、

想要的东西得不到,人会难过。但是想扔的东西扔不得,会更痛苦。

5、

我们在取舍时,往往容易优先考虑物品的利用价值或角色作用,但实际上,物品的“活用价值”得以实现是以物品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度”为前提的。

物品与生活关联度才是前提,就好比虽然某个东西很好,但是生活中用不到,那就没必要。

6、

物品与自己的关联度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同一件物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评判,也有不同的关联度。这是所有的人·事·物三者的关系网成立的大前提。

关联度会变化,并不存在某个物品一直都有用和必要。

7、

在“断舍离”的大前提下,最正确的“打扫”程序是首先清除那些垃圾、废品,以及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的杂物,之后再转而进行杂物收纳,进行“清扫·擦拭·磨刷”。

先扔再整

8、

在对冰箱进行断舍离时,如果看食物的视角从“反正可以放冰箱,饭做多了也没关系”转化成“只做好够现在吃的量就OK”,那么饮食习惯就会出现很多转变,不知不觉身体就会变得结实紧致起来,成功去掉多余的脂肪。

但是对于打工人来说,时间有限,下一次厨做好两三天的菜其实很省时间。当然前提是冰箱不太满。

9、

断舍离很容易被错认为是过“清贫的生活”。在这里,我并不是要否定那种艰苦朴素的美德,但是断舍离最重要的并不是使用最少量的物质,而是把多余的杂物清理出空间,恢复“生活”的流动感。

断舍离是去掉多余的,留下的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即可。

10、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

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

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提前适应失去

三、点评

认为一般

讲的是生活中各种收纳整理的哲学,其实对于个人也适用,比如SNS社交也需要断舍离,读书也需要断舍离等等。